「本來抱著想用自己的力量改變這個社會的單純理想,才會來當記者, 但卻開始懷疑這個社會真的能夠改變嗎?最後只能為自己流逝的青春感到惋惜…」

徐友珍在發生張鎮奎銀樓竊案的新聞獨漏事件後,
被組長吳泰錫處分留在公司擔任內勤,政治部長看到徐友珍又累又無奈的樣子,
對她說了上述這段話。
友珍當下的確為自己的記者生涯感到懷疑,難道自己專注在採訪工作上,卻什麼都沒得到嗎?
對於新聞價值的判斷,自己的確犯了致命的錯誤,讓新聞台獨漏了這條新聞,
導致整個社會事件組必須從其他方面的後續報導來做補強,只是新聞記者的價值,
真的不能足以改變這個社會嗎?

新聞工作會變成「扒糞」或「尋求真相」,往往在於一瞬間,
記者即使不能改變社會,但卻能決定這個新聞的價值的那個人…

To be continue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06025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